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倡导者顾炎武逝世 - 1682年12月29日
顾炎武(1613-1682)初名绎,字宁人,后更名炎武,号亭林,江苏昆山人。生平学问渊博,对典制掌故,天文地理,经史、金石、书法、音律,训诂学等都很精通,著有《音学五书》、《求古录》等诸多文集。《书札》是顾炎武书信之一,笔意古朴茂密,沉厚有韵,为世所重。 顾炎武是我国明清之际著名的经学家、思想家。一度避仇于南京钟山(蒋山),曾隐姓埋名叫蒋山佣;因他家乡有个亭林湖,后世学者又称他为“亭林先生”。
顾炎武14岁进县学读书期间,和同乡好友归庄(文学家归有光的曾孙)参加了复社。顾炎武在复社中敢说敢为,不拘泥于封建礼教,被一些守旧的人视为“狂”,嘲笑为“归奇顾怪”。
1644年清军入关,当时我国南方建立一些“小朝廷”企图与清廷抗衡。1645年春,顾炎武曾被荐入南京弘小朝廷任兵部司务,他准备了《军制论》、《形势论》、《田论》、《钱法论》等作为兴复大计,希望得到采纳,但当他发现小朝廷混浊失去人心,便辞官回乡。在故乡,他加入甲史上有名的“苏州抗清斗争”。抗清失败后,顾炎武家破人亡。他只好剪发改装,扮作商贾,往返于长中下游和淮安等地。
1655年,顾炎武被当地官僚地主诬告“通海”逮捕入狱,在友人相助下出狱。从1657年他初到山东至1677年他告别山东,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山东各地,并参与修订《邹平县志》、《德州志》、《山东通志》,还完成了其巨著《肇域志》的山东部分。1677年他应友人之邀,入陕西,居于华阴,杜门不仕,拒修《明史》,致力于其毕生巨著《日知录》和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。
1682年正月初八年迈体弱的顾炎武访友准备回归华阴时,不幸落马坠地,次日溘然长逝于山西曲沃。
《日知录》是顾炎武从青年时代开始积累资料,花了30多年心血完成的读书笔记。《日知录》l670年初刻于淮安。晚年的顾炎武检讨旧作,作了大量的增补,扩充成20多卷,内容涉及到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教育、科技、哲学、宗教、历史、法律、经学、文学、艺术、语言、文字、典章制度、天文地理等广阔的领域。取“日知”二字,反映了顾炎武治学之认真。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是其27岁科场失意后就着手撰写的资料性较强的经济地理巨著。《日知录》和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等奠定了顾炎武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。与同时代的人和前人相比,顾炎武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。
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!”顾炎武的这一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。
ad
历史上的今天查询结果由 118cha.com 提供 [复制结果]